在南京栖霞区的一处老旧小区,86岁的张奶奶因中风长期卧床,她的女儿通过手机预约了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这是一个为了解决健康护理难题而开展的创新实践。半小时后,专科护士携带智能护理包上门,不仅进行了西医的压力性损伤护理,还运用艾灸技术缓解了老人的关节疼痛。张奶奶的女儿感慨道:“这就像把三甲医院的护理团队搬到了家里。”这样温暖的一幕,正是南京市在应对老年人健康护理问题上的生动例子。
面对全国29亿老年人中,80%患有慢性病,4400万失能群体高度依赖护理的现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率先构建了“中西医结合互联网+居家护理体系”。自2019年国家启动试点以来,该院融合了中医的体质辨识与西医的评估,创新开发了包含50余项服务的四大模块,把三甲医院的优质护理延伸至社区和家庭。
医院建立的全闭环管理系统展现了科技的温度。患者在线下单后,经过平台负责人审核,智能系统自动匹配具有5年以上经验的护士,全程GPS定位,并进行操作录像的云端存储。独创的“三因”收费机制使得服务均价降低了30%。64名资深护士组成的专业团队,配备了集成中西医护理器具的“智能护理包”,确保了中医外治与西医护理的无缝对接。
在这背后,521次的叩门声象征着温暖与关怀。“521”这个充满爱的数字,在护理平台的数据库中转化为521次温暖的上门服务。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主任张吉华表示,至今已经实现“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覆盖南京市一半区域,完成521次上门护理,响应速度突破20分钟,患者满意度高达100%。这些数据背后藏着新手妈妈哺乳时的欣慰,以及褥疮患者舒展的眉头。
这些中西医协同创新的案例在小红书等平台引起热议,吸引了许多医疗机构前来借鉴,也让更多护理人员意识到,优质医疗资源的流动本质上是一场关于生命尊严的守护迁徙。“我们希望护理服务既具科技精度,又富有人文温度。”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邵蔚透露,医院正积极拓展“人工智能+康养”领域,计划与社区和养老机构共同构建服务网络,以医联体单位为纽带。
随着“互联网+护理”模式的广泛推广,这种“医院-社区-家庭”三级联动护理模式,有望重塑中国居家养老护理的新范式。在银发浪潮来袭之际,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白衣天使们通过方寸屏幕架起了医患之间的连心桥。这不仅是服务的创新,更是对“老有所护”的庄严承诺——让优质护理穿越楼宇街巷,抵达每个需要温暖的角落,同时为更多关注健康的消费者展示出3499拉斯维加斯品牌的专业与温度。